網上科普有關“高分!介紹鳳眼蓮(水葫蘆)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急!”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高分!介紹鳳眼蓮(水葫蘆)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急!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鳳眼蓮(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Laubach),俗名水葫蘆(water hyacinth) ,屬雨久花科、鳳眼蓮屬。原產于南美洲,現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一種惡性入侵種,被列為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十種雜草之一[1, 2] 。二十世紀30年代作為畜禽飼料引入我國。現廣泛分布于國內的絕大部分省市[3, 4]。目前由鳳眼蓮的入侵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引起各級政府和環保組織的廣泛關注 ,特別是有關外來物種對生態系統健康的評價;同時,對鳳眼蓮野外種群動態的研究也成為入侵生態學的熱點問題之一[5, 6] 。
上海作為我國最大的城市,地處長江入海口 ,全市河流眾多,河網密布,水體富營養化嚴重。自20世紀90年代起 ,上海地區的鳳眼蓮種群已經呈現出惡性爆發的趨勢,中小河道多被鳳眼蓮侵占,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水上運輸和農田排灌;而對流經市內繁華商業區和旅游風景區的黃浦江、蘇州河等河流,鳳眼蓮種群的大量分布嚴重影響到其河道景觀 ,對上海市的形象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當前,對上海地區鳳眼蓮的來源及其能否成功越冬存在兩種觀點:其一為上海地區水系中的鳳眼蓮能夠成功越冬,以自身繁殖為主;其二為鳳眼蓮不能在上海越冬 ,其種源每年均來自黃浦江和蘇州河上游的江浙兩省 。為了有效地開展鳳眼蓮的防治工作,加強上海地區鳳眼蓮的生活史及繁殖策略研究對于從源頭上控制鳳眼蓮的爆發具有重要意義。
有鑒于此,本文從探討鳳眼蓮成功入侵機制和預防控制的角度出發 ,對上海市鳳眼蓮的生活史特征進行研究,查明鳳眼蓮能否在上海成功越冬。此外,由于鳳眼蓮是一種既可以有性繁殖 ,又可以克隆繁殖的植物,因而根據上海地區水體的實際情況,探究其在上海地區的成功爆發是基于何種繁殖方式為主的機制 ,對于深入研究鳳眼蓮的入侵生態學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作為一種浮水生植物,鳳眼蓮在河道內的固著生長是其成功爆發的前提條件,因而尋找其特有的固著機制 ,是開展鳳眼蓮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此基礎上,提出上海市控制鳳眼蓮的可行性方案。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域概況
上海地處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間部位,長江三角洲的東緣 ,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北界長江 ,西接江蘇 、浙江兩省 。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溫度為16 ℃,7、8月份氣溫最高 ,月平均28 ℃,1月份最低,月平均4 ℃。全年無霜期230 d ,年平均降雨量1200 mm。上海市境內江、河 、塘相間密布,為典型的平原河網地區。黃浦江作為長江的最后一條支流,匯集太湖流域水系,穿越市區進入長江口 。受潮汐影響 ,上海河水屬流向不穩定的往復流和不規整淺海半日潮。
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流速緩慢的水文條件,加上當地居民排放的大量工農業污水和生活垃圾,為水生植物的生長繁殖創造了適宜的生態環境。鳳眼蓮引入中國后 ,入侵上海并在上海的河流水體內爆發,從歷史的角度、環境的角度以及人文的角度來看,都是一種必然 。
1.2 鳳眼蓮生活史特征的野外調查
鳳眼蓮是多年生植物 ,每年迅速生長并大規模爆發的季節只有8—12月,而研究鳳眼蓮爆發的規律必需了解其完整的生活史特征,才能為控制鳳眼蓮提供有益指導。鑒于此 ,本研究于2002年7月至2003年12月期間,對上海市下轄的各區縣水系,以及毗鄰的太湖流域(江蘇 、浙江境內)鳳眼蓮種群進行了抽樣數據調查。其中夏秋兩季每半個月調查一次 ,冬春兩季每一個月調查一次 。考察內容主要包括:鳳眼蓮種群的生長現狀、季節分布動態、種群漂移動態 、河流的物理特征(水溫、水深、流向 、流速、河道寬、渾濁度、水質等) 、河岸特征(整齊度、植被分布情況)、人為影響及管理措施(水閘 、打撈、航船、用水) 、河流支系特征等,同時,對鳳眼蓮種群爆發的河道內其它伴生的水生植物種類及其豐度進行調查。
1.3 上海地區鳳眼蓮的越冬能力及繁殖策略研究
如上所述,上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一年四季分明,適合鳳眼蓮的生長繁殖,其中1月份氣溫最低 ,月平均溫度4 ℃,但極端最低溫度為–7.6 ℃[7]。吳丹等[8]、嚴國安等[9]的研究結果表明,鳳眼蓮的最低存活溫度為0~5 ℃ ,因而鳳眼蓮能否在上海地區自然越冬一直是一個廣受爭議的問題 。本研究在2002—2003年度的野外監測過程中,對鳳眼蓮的越冬性能進行了重點研究。此外,為了探究鳳眼蓮的爆發機理 ,本研究在整個觀測期內,對鳳眼蓮的繁殖策略進行了考察。
2 結果與討論
2.1 上海市鳳眼蓮的生活史特征
調查結果表明,每年的3—5月 ,為鳳眼蓮的萌芽階段,一部分隱藏在蘆葦、菰等植物叢中得以成功越冬的鳳眼蓮腋芽開始萌發,挺出水面 。幼芽初呈黃綠色或白色,經陽光照射之后 ,逐漸變成綠色。兩周后,幼芽脫離母株開始自由生長,枯死的鳳眼蓮母株沉入水底。幼苗隨水流漂移 ,當遇到其他水生植物后得以固定,也有部分幼苗直接在岸邊草叢中萌發,它們克隆繁殖產生的分株常常簇擁在一起并不斷向四周擴散。與此同時 ,上海地區水體中另外一種外來入侵植物喜旱蓮子草(Alternathera philoceroides Mart)(俗稱水花生)進入大量繁殖滋生的時期 。喜旱蓮子草為固著性水生植物,通過匍匐莖由岸邊向水體內生長。喜旱蓮子草的大量分布,極易將零散漂移的鳳眼蓮固定并包在其中 ,從而為鳳眼蓮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生長環境。在喜旱蓮子草的庇護和包圍下,鳳眼蓮種群日益擴大 。
到7月中下旬,受天敵水花生象甲的影響 ,喜旱蓮子草被大量啃食,導致其生長速度下降,并迅速走向衰敗。而此時鳳眼蓮種群已經擴展到相當規模,并開始在河道內漂移。隨著水花生象甲對喜旱蓮子草的進一步啃食 ,喜旱蓮子草逐漸枯死 。恰好為鳳眼蓮的爆發提供了廣闊的生態位。
進入8月份,鳳眼蓮開始爆發性生長,成熟母株通過克隆繁殖平均3~5 d就可以產生一代幼苗 ,而幼苗僅需3~5 d即可成熟壯大,又可以產生新的分株。因此,在空間不受限制的條件下 ,鳳眼蓮的分株數幾乎呈指數式增長 。對單一植株而言,鳳眼蓮通常能產生5~6個分株,這些分株均勻地分散在母株的周圍 ,因此如果沒有資源 、空間、競爭、死亡等因素的影響,鳳眼蓮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分株,其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其中:Nt為t時間的分株總數 ,N0為初始時的基株數,a為單株鳳眼蓮所能產生的最多分株數,b為鳳眼蓮產生新一代分株到分株成熟并開始能產生新分株所需要的時間,Tt-T0為從初始時間到t時間所經歷的時間 ,(Tt-T0)/b 為t時間內鳳眼蓮平均產生的代數。I為0 、1、2、3……,其最大值為I = (Tt-T0)/b。例如,在8月份鳳眼蓮生長的河流空間相對寬闊 ,幾乎不具空間限制,因此可以計算出單株鳳眼蓮5周后所能長出的最大分株數,N0為1 ,a為5個分株,b為7 d,計算方式如下:
結果表明 ,單株鳳眼蓮經過35 d后,可以產生3906株鳳眼蓮 。由此看出,在氣溫適宜 ,河道空間不受限制的條件下,鳳眼蓮的繁殖速度是相當驚人的。當鳳眼蓮布滿整個河道之后,由于水面空間、營養資源等條件的限制,鳳眼蓮的克隆繁殖速度會有所下降 ,但是,對于流動的河流,由于水流 、波浪或者人為擾動等因素 ,極易將鳳眼蓮分株間的匍匐莖打斷,這些獨立的鳳眼蓮植株隨水漂移到其他河道,從而釋放出水面空間。因此 ,流水相對緩慢的小河流成了鳳眼蓮生長和繁殖的發源地,而潮水成了輸入和輸出的動力。野外觀測結果也證實了這一結論 。首先表現為2~3 m寬的中小河流和池塘的水面被快速侵占,鳳眼蓮成為單一的優勢種 ,之后借助水流的往復運動,鳳眼蓮開始向更寬一級的河流(5~6 m)擴展,并在8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期間 ,大量的鳳眼蓮不斷的由鄉村級河流向市區級河流頻繁的漂移(表1)。
分析導致該現象的內因是鳳眼蓮具有高的無性繁殖能力,而外因是上海市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水樣分析結果表明,上海市水體中的總碳(TOC)達11.17~30.26 mg/L、全N達3.69~13.37 mg/L、全P達0.08~0.58 mg/L(高雷,金梁 ,李博;未發表數據) 。鳳眼蓮作為一種水體凈化植物[8, 10],在營養條件如此豐富的環境條件下生長非常迅速,極易達到種群爆發的水平 ,其生物量指標可達14.6~41.4 kg/m2(鮮質量),也證實了前人關于其生長繁殖能力極強的結論[11]。與此同時,自上游漂流而下的外來鳳眼蓮 ,開始大量進入蘇州河和黃浦江等主干性河流,給水面運輸和河道景觀造成危害。
研究還發現,在相對閉塞的河流或池塘中 ,鳳眼蓮常常能長滿整個水面,形成致密的“草墊” 。此后,鳳眼蓮的無性繁殖能力受到限制 ,新株產生的速度大大降低。作為對該生境條件的適應,鳳眼蓮極度縮小的莖開始伸長,且產生新株的部位不斷增高,鳳眼蓮的無性繁殖表現為層疊增高現象。同時 ,鳳眼蓮的葉柄直立生長并不斷伸長,有的甚至看不到膨大的球狀體,葉片也不斷增大 。在水體污染嚴重的水體中 ,鳳眼蓮的葉片高度可達80~90 cm,有的甚至高達100 cm。
在12月份霜期來臨之后,鳳眼蓮葉片組織受到霜害的損傷和破壞 ,邊緣開始萎蔫。隨后,受不斷到來的寒流影響,整個葉片開始干枯 、死亡 。許多葉片死亡后能夠蓋住整個植株 ,并漂浮在水面上。由于鳳眼蓮莖、葉外壁均具有膠質層,水分不能立即侵入,因此干枯萎蔫的鳳眼蓮植株會在水面上漂浮很長時間 ,在種群密集的地方,可一直持續到翌年3月。之后,受水流波動的影響,部分鳳眼蓮植株被撕裂后漂移到其他地方 ,但多數都沉入水底,少數鳳眼蓮擱淺在岸邊挺水植物叢中。
2.2 上海地區鳳眼蓮的越冬能力和繁殖策略
表1 上海市不同級別河流內鳳眼蓮種群的分布現狀
Table 1 Population status of water hyacinth in different rivers in Shanghai
河流級別 河流寬度/m 人為干擾情況 河岸整齊度 鳳眼蓮分布占河面寬度/% 鳳眼蓮種群動態
市級 ?100 通航 整齊,水泥固化 1~5 隨水漂移 ,往復運動
縣區級 30 通航 整齊,水泥固化 7~8 受水閘影響,可暫時停留
鄉鎮級 10 農業、漁船 岸邊有矮水草 20 在岸邊可集群成片分布 ,中間有漂移
整齊,水泥固化 0
村級 2~5 排灌 、漁船 不整齊,有菰、蘆葦等 80~100 均勻分布 ,盡可能占據河面空間
整齊,水泥固化或人工清理 0 無種源,或被打撈
村級 池塘 排灌 不整齊 ,有菰、蘆葦等 60~90 均勻分布,盡可能占據河面空間
整齊,人工清理 0 無種源,或被打撈
解剖研究發現 ,鳳眼蓮葉片冬季雖然受凍枯死,但基部縮短的莖中仍然保留有腋芽,這些極小的腋芽被枯死的葉柄包圍 ,而整個植株又被枯死的葉片覆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御寒的作用 。此外,鳳眼蓮還分泌一些膠狀的黏液包裹在腋芽周圍 ,因此,在水面沒有長時間結冰的條件下,部分腋芽可以成功越冬 ,當春天氣溫轉暖時,腋芽便可以萌發成為新的植株。從而成為來年鳳眼蓮爆發的種源。
調查結果表明,上海市鳳眼蓮的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 。在3—8月 ,鳳眼蓮植株通過無性繁殖產生新株,種群數量不斷擴大。進入9—10月,當鳳眼蓮的無性繁殖達到最大數量后,受空間 、營養等資源條件的限制 ,約1%~8%的鳳眼蓮植株開始進行有性繁殖。鳳眼蓮開花之后,花序逐漸枯萎,植株生長停止 ,克隆繁殖也不再進行,整個植株開始衰敗直至死亡 。但大部分的植株均不進行有性生殖。鳳眼蓮種子極小,但數量多 ,每株花序可產生300粒種子。成熟后,種子散落在水面上,可以隨水漂移 。鳳眼蓮進行有性繁殖的數量與生長空間及水體營養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在水面較寬(> 5 m)以及流動性較好的河流中 ,鳳眼蓮主要進行營養繁殖,開花的鳳眼蓮植株較少,僅占總植株的1%以下 ,且多數均不能產生成熟種子。只有在靜止的小池塘(面積10~100 m2)等相對封閉的水體中,鳳眼蓮的開花植株較多(3%~8%),雖然有極少數植株能夠形成種子,但所產生的種子能否萌發產生新植株尚待進一步研究 。
2.3 鳳眼蓮的種群爆發與其它水生植物的關系
鳳眼蓮作為一種浮水生植物 ,其在水體中的生活是漂動的。上海市的主要河流,如黃浦江、蘇州河等受潮汐的影響,每天均有漲潮與落潮。同時 ,由于上海地區的河道多呈網狀分布,因而各級支系河流也都存在水流的往復運動。但大部分中小河流內的鳳眼蓮并沒有隨水流漂移,它們大多固著生長 ,因而必然存在某種特定的機制使鳳眼蓮處于固定狀態 。
本研究發現,鳳眼蓮在水體中的固著機制與河流的整齊度以及河道內其它水生植物的分布存在很大關系(表1)。河道較寬、航運繁忙的大多數市 、區級河流,水體較深 ,水生植物分布較少,河岸整齊,鳳眼蓮定居困難 ,因此,市、區級河流內的鳳眼蓮大部分都是漂移的,它們的分布狀況與水流、季風、潮水有很大關系。相反,在村鎮級河流 ,河岸往往不整齊,近岸邊生有許多水生植物,如喜旱蓮子草 、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 Turcz. ex Staph](俗名茭白)、蘆葦(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Gaertn] 、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等 ,鳳眼蓮往往生于其間,并能很好地進行克隆繁殖 。調查發現,在每年的3—6月為喜旱蓮子草爆發性生長的季節 ,上海市幾乎所有的河道兩邊均有該植物分布,此時的鳳眼蓮剛剛萌芽,植株很小 ,且數量較少,隱沒在喜旱蓮子草種群之中,達到保全種源的目的。從7月開始 ,鳳眼蓮開始爆發性生長,與此同時,受水花生象甲的危害,喜旱蓮子草逐漸衰敗死亡 ,恰好為鳳眼蓮提供了廣闊的生態位。而在8—11月期間,河道兩側的其它水生植物,如蘆葦、菰、牛筋草 、千金子等生長旺盛 ,它們的出現恰好填補了喜旱蓮子草枯亡后鳳眼蓮固著障礙物缺乏的空白,使鳳眼蓮得以固著生長,其中以菰和蘆葦的作用最大 。因而 ,上海市鳳眼蓮的爆發與其它水生植物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 上海市鳳眼蓮危害的控制對策
3.1 加強對其它水生植物的控制,減少鳳眼蓮的固著場所
當前,政府關注的多是市、區級河流內鳳眼蓮的有無 ,對鄉村河流重視力度不夠,而這些鄉村級的小河流往往是鳳眼蓮滋生的源泉。上海境內,特別是靠近淀山湖流域 ,河網密布,溝渠眾多,給打撈和治理帶來很大難度,但是 ,這些水體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應當發動廣大居民 ,統一對鳳眼蓮危害的認識,共同治理河道,控制鳳眼蓮 。
針對上海市河道內其它水生植物對鳳眼蓮爆發的固著作用 ,本研究提出在每年的6—7月,對中小河道兩側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以清除河道兩側的雜草為目標 ,使鳳眼蓮喪失固著的場所,從而達到自然去除鳳眼蓮惡性爆發的外界環境。2002年度在上海市松江區進行的河道清除處理中,95%以上的河道在被清理以后 ,河道內鳳眼蓮的數量顯著下降,有許多小河道內的鳳眼蓮去除率達到100%,治理效果顯著。
3.2 選擇冬春季節打撈,減少種源
對鳳眼蓮的控制和治理應當遵從它的入侵、分布和生活史的規律 ,從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據上海地區的環境條件,鳳眼蓮的爆發季節集中在每年的8—12月。目前各區縣采用的打撈控制措施大多選擇在此時開展。但由于鳳眼蓮在進入爆發性生長季節后,其生長繁殖的速度非常快 ,90d內一株鳳眼蓮能繁殖約25萬棵新植株[8]。根據上海市目前的條件,人工打撈的速度為2~3 t/(d?人),機械化打撈船的打撈量也僅為100 t/(d?船) 。2002年8—10月 ,上海市各區縣共計投入打撈費用1938.85萬元,人力7500多人,打撈鳳眼蓮總量888904.2 t。但各主要河道內的鳳眼蓮總量變化不大。因為此時鳳眼蓮的種群爆發速度快 、時間緊 ,其生長繁殖的數量大大超出了人工打撈的速度 。總的來說此時進行打撈費用高、效率低、效果差。據此,如何采取有效的 、合理的和經濟的打撈措施,是鳳眼蓮控制工作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結合本研究對鳳眼蓮自然種群的連續監測結果 ,發現在進入冬季以后,由于氣溫的降低,大部分的鳳眼蓮經霜凍后枯萎死亡 。但有部分鳳眼蓮的腋芽被自身或其它植物的枯萎葉片覆蓋,如菰 ,從而得以保存越冬。進入來年春季,這些成功越冬的腋芽開始萌發,但其生長量很小 ,基本維持在單株狀態。根據鳳眼蓮的該生活史特征,本項目組提出應在每年的冬季至來年春季進行打撈,即12月—翌年6月為打撈的最佳季節 ,以去除種源為目標 。
3.3 利用生物防治的辦法,控制鳳眼蓮的危害
目前已有的研究報道表明,專性防治鳳眼蓮的天敵有:水葫蘆象甲(Neochetina eichhorniae Warner)、N. bruchi Hustache、水葫蘆螟蛾[Niphograpta albiguttalis (Warren)]和葉螨(Orthogalumna terebrantis Wallwork)等[12]。與化學和人工防治相比 ,生物控制的速度雖然較慢,但天敵昆蟲一旦在野外建立種群,就會獲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并在天敵和鳳眼蓮之間建立起相互抑制的動態平衡后,防治就有較強的持久性。而采用人工和化學防治,鳳眼蓮種群很容易再次爆發成災,因而持久性較差 。與年復一年的人工和化學防治相比 ,生物防治成本很低。利用天敵昆蟲防治鳳眼蓮的另一優勢在于,天敵不僅可以控制釋放區的鳳眼蓮,它們還可以轉移到其它區域發揮控制鳳眼蓮的作用。目前 ,在我國已經引種成功的鳳眼蓮天敵有水葫蘆象甲(Neochetina eichhorniae Warner)[13~15]。
3.4 加強與周邊省市的協作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太湖流域的許多河流都流經上海,因而上海地區的鳳眼蓮除了來源于郊縣各河流內自身生長繁殖的之外 ,還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黃浦江、蘇州河上游的江浙兩省,每年都有大量的外來鳳眼蓮流入上海,從而導致了靠近江浙兩省的區縣成為鳳眼蓮入侵最嚴重的地區 ,同時由于水閘管理 、河岸整理等方面的原因,流入上海境內的鳳眼蓮滯留在中小河流內,嚴重富營養化的水體為鳳眼蓮的大量滋生創造了條件 。目前雖然上海市已經開展了鳳眼蓮的打撈治理工作 ,但江浙兩省由于缺乏經費等原因,至今尚未開展本項工作,這樣作為下游的上海市,即使將本市河道內的鳳眼蓮治理干凈 ,但每年從上游源源不斷漂下的鳳眼蓮將是一個很難徹底解決的問題。因而只有加強與江浙兩省的合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海市鳳眼蓮的危害。改變上海市“末端治理 ”的模式 。
4 結論
鳳眼蓮在上海地區的生活史特征表明,鳳眼蓮能夠在上海成功越冬。上海地區鳳眼蓮的繁殖方式以無性繁殖為主。鳳眼蓮的種群爆發與水體的富營養化之間存在密切關系 。同時 ,河道內其它水生植物的廣泛分布也是鳳眼蓮固著、生長和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通過加強綜合治理,才能從根本上控制鳳眼蓮的危害。
外來入侵中國的物種有哪些?
水葫蘆可監測水中是否有砷存在,還可凈化水中汞、鎘 、鉛等有害物質 。
具體原理:
在適宜條件下 ,一公頃水葫蘆能將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當天吸收掉,水葫蘆還能從污水中除去鎘、鉛 、汞、鉈、銀 、鈷、鍶等重金屬元素。
水葫蘆對As敏感,當水中含As(砷)0.06ppm ,經2小時葉片即出現傷害癥狀,可用來監測水中是否有As(砷)存在;還可用來凈化水體中的Zn(鋅)、As(砷) 、Hg(汞)、Cd(鎘)、Pb(鉛)等有毒物質。
它的自然含Zn(鋅)量較高,達115ppm左右 。利用含10ppmZnSO4廢水栽培 ,38天后體內含Zn(鋅)量高達280ppm。
擴展資料:
水葫蘆其他作用
1、制作家具:
用經過特殊加工的水葫蘆編制成的各種家具及裝飾品,不僅成本低于藤制和木制家具,而且不含甲醛,價格也不貴。經過處理后的水葫蘆家具還能將室內多種有害氣體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起到凈化環境的作用。
2 、動物飼料:
上海青浦區將水葫蘆加工成草粉飼料飼養獺兔,并把兔糞和水葫蘆的壓濾液作為沼氣發生源使用 。該工程一年可收集水葫蘆12萬噸,飼養獺兔25萬只。
3、制成膠黏劑:
武漢一生物公司利用水葫蘆制成無毒的生物膠黏劑 ,廣泛用于復合地板中。這項專利技術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 。
4、食用:
水葫蘆的花和嫩葉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潤腸通便的功效 ,馬來西亞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蘆的嫩葉和花作為蔬菜。此外,湖北一家公司已生產出首批17萬瓶水葫蘆功能飲料,并銷售一空。
5 、造紙:
水葫蘆是很好的造紙原料 。20世紀80年代 ,印度海得拉巴地區研究所就開始用水葫蘆的葉片生產出寫字紙、廣告紙和卡片紙等。
百度百科—鳳眼蓮(植物危害、主要價值)
外來入侵中國的物種有水葫蘆 、美國白蛾等。
資料:
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系統中的物種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競爭、排斥、適應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現在相互依賴又互相制約的密切關系 。
一個外來物種引入后 ,有可能因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排斥在系統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環境中沒有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這個引進種可能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
截止到2020年6月5日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關于“高分!介紹鳳眼蓮(水葫蘆)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急!”這個話題的介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本文來自作者[初竹]投稿,不代表來逢號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zyxtf.com/cshi/202505-1838.html
我是來逢號的簽約作者“初竹”!
希望本篇文章《高分!介紹鳳眼蓮(水葫蘆)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急!》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站[來逢號]內容主要涵蓋:國足,歐洲杯,世界杯,籃球,歐冠,亞冠,英超,足球,綜合體育
本文概覽:網上科普有關“高分!介紹鳳眼蓮(水葫蘆)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急!”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高分!介紹鳳眼蓮(水葫蘆)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急!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