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科普有關“國家新下發新冠陽性病人住院標準 ”話題很是火熱 ,小編也是針對國家新下發新冠陽性病人住院標準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新冠患者入院標準大調 ,首提輕型患者不再住院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以下簡稱《方案》)昨晚發布 。首次提出輕型病例不用入住定點醫院治療,只需要實行集中隔離管理。
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 、感染性疾病專家蔣榮猛表示,隨著變異株致病力下降 ,新發本土疫情中無癥狀、輕型患者比例增加,這部分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療,分類收治可解放定點醫院醫療資源。
入院門檻提高,出院門檻降低 。根據新方案 ,患者出院后不再需要隔離管理,能更快回歸日常工作生活。
不過,收治策略調整 ,對隔離點建設、醫務人員配備等也提出新要求。專家表示,方案落地不會一蹴而就,各地要因地制宜予以推進 。
焦點1:診療方案改了什么?為何要改?
昨晚 ,最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公布。
相比第八版,新《方案》在五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包括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序 、提出病例分類收治、規范抗病毒治療、調整出院標準等。
其中尤其受到關注的是病例出入院標準的調整:不再要求病例全部在定點醫院進行收治 ,出院門檻和出院后隔離管理要求也有所降低。
“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普通型 、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應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這是新方案對病例收治標準的具體表述,而在第八版診療方案中 ,所有確診病例均要在定點醫院收治 。
國家衛健委表示,《方案》是在認真研究德爾塔、奧密克戎等變異毒株傳播特點和病例特征,深入分析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
“奧密克戎對下呼吸道的侵襲有所降低,毒力減弱。我們在近期本土疫情中也看到重癥率下降 ,輕型患者越來越多 。這部分患者沒有必要在定點醫院治療,分類收治可以解放醫療資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感染性疾病主任醫師蔣榮猛介紹。
在昨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稱 ,本輪疫情中,吉林省截至3月15日上午在院病例共8201例,其中 ,病例主要集中的吉林 、長春兩地,重型、危重型患者總共只有6名,普通型占比4%左右 ,95%以上的患者是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 。
《方案》指出,曾接種過疫苗者及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者,以無癥狀及輕型為主。
也有專家認為 ,《方案》考慮到新的病毒傳播特點和形式,科學的分級管理,可以把有效的醫療資源更有針對性地用于治療重癥上面,避免個別地區的醫療系統因為感染者迅速增加而不堪重負 ,甚至出現醫療擠兌現象。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15日介紹稱,3月1日至14日,本土疫情累計報告感染者已經超過1.5萬例 ,波及28個省份 。當前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 、頻發的特點,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疫情防控難度加大。
焦點2:確診患者如何判斷屬于輕型?
輕型和重型在不同場所安置 ,但病情輕重誰來判定?消息發布后,不少網友就具體判定與執行提出疑問。
記者了解到,核酸陽性后 ,新冠感染者會接受肺部CT等一系列醫學檢查,由臨床專家確定分型 。而診療方案對于病例分型有具體的標準。
其中,輕型為“臨床癥狀輕微 ,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 ”,普通型在具有臨床表現的同時,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重型要出現靜息狀態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93%等表現;危重型則會出現呼吸衰竭、休克等情況。
蔣榮猛介紹,在輕型和普通型及更重型的劃分上 ,主要以是否出現肺炎為區隔。輕型患者可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 、嗅覺及味覺障礙等,無肺炎表現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后也可無明顯臨床癥狀。有臨床癥狀者主要表現為中低度發熱、咽干、咽痛 、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焦點3:輕型患者不住院 治療問題如何解決?
網友還關心的一個問題是,當輕型患者不進入醫院 ,是否意味著對這部分患者不給予治療和隔離管理了?
蔣榮猛表示,輕型患者可不再送入定點醫院,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 ,輕型患者仍然要在集中隔離場所進行集中隔離管理 。
根據方案,針對輕型患者,隔離管理期間應做好對癥治療和病情監測 ,如病情加重,應轉至定點醫院治療。因此,隔離點也會配有一定比例的醫務人員 ,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而且也要符合解除隔離標準方可解除隔離 。
焦點4:本土疫情仍在發展 新方案何時落地執行?
蔣榮猛表示,接收輕型患者的隔離點還要滿足一系列規定。如集中隔離場所要符合醫院感染防控要求,要設置“三區兩通道”,避免發生工作人員感染;不能同時隔離入境人員、密接者等其他群體;對于產生的醫療廢物要專業處理等。
也因此 ,各地需要在隔離點建設 、人員配置、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做好充分準備 。新方案的落地不會一蹴而就,各地要因地制宜予以推進。
焦點5:入院標準提高 出院的門檻怎么調?
在入院標準調整的同時,出院標準也進一步降低門檻。
新版診療方案將解除隔離管理及出院標準中的“連續兩次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修改為“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熒光定量PCR方法 ,界限值為40,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或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熒光定量PCR方法 ,界限值低于35,采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 ” 。將“出院后繼續進行14天隔離管理和健康狀況監測”修改為“解除隔離管理或出院后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監測”。
蔣榮猛介紹,這一修訂 ,意味著新冠患者可以縮短住院時間、更快出院,進一步減少對醫療資源的占用。患者出院后居家健康監測即可,不必再集中隔離管理 ,能更快回歸到正常的工作生活。
疫情之下中國的具體做法
2020年6月11日 。
6月11日以來,北京市連續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自6月11日至17日,北京7天內分別新增本地確診病例1例(11日)、6例(12日) 、36例(13日)、36例(14日)、27例(15日) 、31例(16日)、21例(17日),25例(18日) ,已經累計183例。
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在院病例全部清零:
2020-08-06,隨著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335名確診病例中最后一名患者在北京地壇醫院治愈出院,新發地聚集性疫情在院病例全部清零 。
此次確診病例中男性187例 ,女性148例,平均年齡42歲,平均住院日27天。經過56天的努力 ,患者收治率為100%、中醫藥參與救治率100% 、治愈率達100%,醫務人員實現了零感染。
以上內容參考:
央廣網-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在院病例全部清零
閩南網-2020北京新發地發現疫情時間 北京疫情新發地在哪個
1、指揮體系集中統一
第一時間建立了權威高效、協同聯動的戰時指揮體系 。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
各地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科學防治 、精準施策 ,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2、全國一盤棋
集中力量辦大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由于當時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醫療衛生資源奇缺,在統一指揮下 ,統籌調度全國醫療資源支援湖北,各地數萬名“白衣天使”緊急集結、馳援湖北;
建立了16個省份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對口支援模式,以“一省包一市 ”的方式 ,集中患者 、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 。
3、以“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果斷應對 ,堅決施策
以雷霆萬鈞之勢,多管齊下,共同發力阻斷傳播途徑 、控制和消滅傳播源、隔離易感人群和感染者。各地春節期間取消各類大型活動;居民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 ,嚴格核查登記小區來往人員和車輛;
特別是湖北13地先后宣布“封城”,進入全面戰時狀態,這在世界防疫史上絕無僅有。同時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 、火眼實驗室和十幾座方艙醫院神速建成,“基建狂魔 ”實力確保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
4、強大的組織能力 、動員能力、協調能力。
戰“疫”是一次人民戰爭,全民動員、全民參與 、全民配合。從國務院、省市各級新聞發布會,到村里的大喇叭、社區的明白紙 ,防疫要求迅速傳播到家家戶戶;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共戰疫情,戴口罩成為出門必備 ,一聲令下全民減少外出活動,都宅在家,足以把病毒“悶”死;
基層干部 、網格員、志愿者參與社區防控 ,排查疑似,嚴防死守;防疫物資、應急物資企業加緊生產,蔬菜等食品供應保障超前謀劃;“健康碼 ”等信息平臺適時啟用 ,大數據、高科技為抗疫賦能。
5 、加大重癥患者救治力度 。
加快推廣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加強中西醫結合,療效明顯的藥物、先進管用的儀器設備都要優先用于救治重癥患者。
關于“國家新下發新冠陽性病人住院標準”這個話題的介紹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對你有所幫助請保持對本站的關注!
本文來自作者[海亦]投稿,不代表來逢號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zyxtf.com/cshi/202505-829.html
我是來逢號的簽約作者“海亦”!
希望本篇文章《國家新下發新冠陽性病人住院標準》能對你有所幫助!
本站[來逢號]內容主要涵蓋:國足,歐洲杯,世界杯,籃球,歐冠,亞冠,英超,足球,綜合體育
本文概覽:網上科普有關“國家新下發新冠陽性病人住院標準”話題很是火熱,小編也是針對國家新下發新冠陽性病人住院標準尋找了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信息進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希望...